第636章舔法刁钻的公知
当“地球守护者”,以“次世代汽车””为概念引爆欧洲市场的时候,这一风潮也迅速吹回了国内。
网络上不必研究院去付费推广,这一事件本身就有足够的话题度。
本书由?全网首发
欧洲,近代汽车工业发源地,被冠以了太多的光环,一款中国汽车在海外受到追捧,并且因为独到的技术特性,远比一般汽车出海更有面子,隐隐有种“独占新市场”的感觉。
各路自媒体果断抓住了流量机遇,自发的参与进来,有人发了欧洲黄金地段那些科技感爆棚的门店,有些人拍了“地球守护者”与巴黎铁塔同框,还有人发布了中国人在欧洲评测中国汽车的专业性解读。
“各位老铁!我现在在柏林,你们看这是啥车!”
“到访位于香榭丽大街的地球守护者”门店,感受着现代科技与欧陆风气的交融,这里的空气都是那么香甜。”
“我在德国留学,最近很多教授和我讨论地球守护者”,起初我以为”
各类新闻也层出不穷,研究院一艘滚装船直接破了“中国品牌汽车出海”的记录,作为重要工业门类的巨大突破,甚至可以说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产业战略之一,泱市直接牌面拉满,不但给了黄金新闻联播的牌面,还专门来东阳录制了特别节目。
翟达当时和万罡定下的“墙外开花墙内香”的策略,可以说完全成功。
香迷糊了。
即便是那些怼天怼地,喜欢将国产的一切贬低到一文不值的公知,也一反常态的表达了称赞。
堪称狗改了吃素,头一回。
为什么?因为那是西方爹地的选择。
那西方可是全球素质高地!人种智力天花板!文明的发源地和最终解释权所有者,他们的精神故乡。
他们骂车,岂不是连爹地一起骂了?!
但即便是舔,不捎带舔一口爹地他们也浑身难受,于是出现了许多新论调。
“你看,我们最好的企业丶最好的产品,还是卖给了西方,为什么?因为中国人不识货!”
“为什么地球守护者”不在国内卖?因为只有西方人才真正在乎环保,愿意为了守护地球而努力,反观国内,就喜欢搞什么大排量,丝毫不懂环保。”
“我在一个酒局上认识一老大哥,是谁就不介绍了,总之来头很大,老大哥亲口和我说他和翟总吃饭,翟总说这么好的产品国内不让卖,为什么?因为科技来了!特权就没了!”
对此类舆论,李海莉汇报后翟达看得都快笑喷了
这帮人真逗啊为难他们了,能找到这么刁钻的角度舔沟沟缝缝的一处不落,都能给舔干净。
不过这样也好,不必去管。”打开的空间就越大。
实际上“地球守护者”大热的消息,已经吹动了国内的新势力,元旦过后,研究院的技术人员,就将分批量赶赴各个合作商,以研究院的技术标准丶建厂需要丶质量管控,落地技术外溢。”已经拥有了9家企业,其中五家老牌车厂,四家新入局者。
规划三年期,产量逐渐拉伸至500万辆每年左右。
虽然从主流市场看,这些合作者都属于“末流”,但研究院和国家都很清楚汽车产业新时代的契机,已经被敲开了。
研究院扎扎实实地站在了国内汽车产业新时代的顶点,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这一国家战略。
东阳,蔚蓝之眼,汽车事业部会议室中。
翟达看着ppt上的舆论反馈,笑道:“本以为年末没啥事儿了,没想到还有节目看,挺好的,这帮闲得蛋疼的,什么事儿都要插一脚。”
有些公知跟汽车没有一根鸡脖毛的关系,估计“雾灯”按钮在哪都不知道,也要来说两句。
李海莉笑道:“有时候舆论想要定制”是很难的,但若大方向对了,其他交给网友发挥即可。”
她负责的公共关系部,不只需要监督“汽车事业部”的舆论情况,但有翟达参与的会议,李海莉总是尽可能亲自汇报。
迄今为止,公共关系部总人数已经接近400人,是能察能打的全球专业团队,对研究院所有领域进行舆论支持。
一直隐身潜水的俞小白举手道:“什么是蛋疼?”
翟达面色不变,在外面他是不可能和俞小白搭话的。
假装打电话也不行,林舒遥那次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。
这几日翟达也渐渐习惯了俞小白的尾随,虽然他开通了其跟着乌鸦逛逛的的权限,但她还是更喜欢跟着翟达。(投影需要至少一个锚点”)
这时负责销售的主管上台,继续汇报情况。
“目前欧洲交付有序进行中,不过缺口依旧很大,各国经销商都发函希望加强运输数量,我们已经联系了招商轮船,希望增大运力,那边正在调度,不过上限不高。”
“加之新订单数量也不少,欧洲各国加起来,每天都有400—500辆订单,月销量破万很容易,未来还会更多,但我们的运力最多只有8000辆每艘。”
毕竟是特种船只,保有量有限,面对突然爆发的须求,运力不足也很正常。
研究院相当于吃下了原本滚装运力的所有“富馀”,再想多,就要提价或者挤压别人的空间,反正船不是一下就能造出来的。
翟达指了指屏幕上的表格:“订购自己的滚装船需要多长时间?我记得也不贵。”
也就六七个小目标
“20—25个月。”
翟达挑了挑眉:“好鸡脖离谱的数字”
两年时间我自己造都够了。
造船的想法又冒了出来,不过今年已经有太多新开业务,许多反馈还未彰显,研究院的上一轮蓄势,打出去的拳头有些还未看到战果。
收一收线头为好。
俞小白立刻又举手道:“什么是鸡脖?”
翟达:
不是你的关注点总这么奇怪么?
翟达直接一个隔空脑瓜崩,给俞小白弹成了抱头蹲防。
会议结束后,翟达带着林舒遥离开,他们接下来要去一场年会。
研究院至今,员工总人数已经超过13万。
其中,各个一线工厂占据了7万人左右,汽车事业部投产后,占比快速提升。
剩下六万中,大致五万人是研发技术团队,一万人是支持性岗位,如行政丶
财务丶法务丶安保等。
长期以来,从一线诞生的技术革新,从未断绝,而且越来越多,这些一线劳动者总结出来的东西,可能没有“π”的天才们成果那么突出,那么重磅,但却是庞大体系里的重要血液。
就和人一样,要有聪明的大脑和精妙的内脏,但末梢循环也要充足,才能带动整个身体。
巨大的队伍,导致研究院无法搞“集体年会”,必须根据不同部门丶甚至不同岗位分批举办。
不过朝着车库方向去的时候,翟达路过某处时,突然一个急刹车。
林舒遥撞在了翟达后背,感觉和撞在了铁板上一样,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。
翟达扶了一把,但是目光依旧盯着某个方向,片刻后对林舒遥道:“你去车上等我,我马上来。”
而后朝那边走去。
车库某个安全信道,两扇巨大民房铁门的间隔局域,“拳眼”项白手持一柄黑棍,正在时不时比划着名。
偶尔出手,项白都会思考许久,或换个角度,或添加变换,但每一击都能打出破空的风声,狭窄的空间内居然有着“鸣鸣”声响。
手中的黑棍,自然是翟达送给他的那件钨钢机关棍,可以在1—2米之间转换,还有配重球提升杀伤力。
这东西翟达做好后自己也试过,质量高丶惯性大,光靠蛮力只能锤人,要想有招式变换,还需要发力技巧。
不过项白显然已经使用的颇为圆巧,一动一静之间,有种说不出的韵味。
很远的距离,在听见脚步声前,项白就感觉到有人,转头看到翟达立刻收手:“会长好。”
翟达好奇道:“在这练什么呢?”
项白笑了笑:“给武装部出一套适合狭窄空间内的防暴棍法,主擒拿,部队上那一套杀伤力太高,而且不适合多人配合。
”
翟达点点头,看向项白手上的黑棍。
“恭喜宿主,发现绿色特殊物品【钨云棍】
”